二维码访问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
所在位置:首页 > 廉洁文化
高级搜索

强化廉洁文化培根铸魂作用

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:2023-08-11
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、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。“三不腐”中,不想腐是根本,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涵养廉洁文化,夯实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。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,增强不想腐的自觉。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,持续放大廉洁文化的培根铸魂作用,不断拧紧防腐拒变的思想开关。

厚植廉洁文化根基,增强廉洁文化的价值认同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廉洁文化元素,厚德养廉、公而忘私、清正自守等传统廉洁思想,清官廉吏、仁人志士的嘉言懿行,在一个个广为流传的生动故事中,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,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,坚持从历史中来、从实践中来,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厘清廉洁文化源流和发展逻辑,深入挖掘历史文献、文物古迹中的廉洁因子,加强廉洁思想研究,打造廉洁文化品牌,凝聚广大干部群众廉洁共识,守护好共同的精神家园。例如,浙江省绍兴市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,拥有丰厚的廉洁文化资源。北宋名臣范仲淹任越州(今绍兴)知州时,在府山发现“清白泉”,并写下传世名篇《清白堂记》,提出“清白而有德义,可为官师之规”的箴言。绍兴以“清白泉”品牌为统领,深挖廉洁文化资源,编撰出版浙江首部地域清廉思想史理论专著,将纵贯千年的清廉思想串联起来。

拓展廉洁文化受众载体。廉洁文化建设只有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,才能真正发挥培根铸魂作用。要延伸拓展受众群体,把接受廉洁文化熏陶的群体覆盖到广大党员干部、青年学生、普通群众等,画出最大同心圆,形成全社会崇尚廉洁的浓厚氛围。要坚持深度参与、思想融入,摈弃“摆拍式”“做样子”的老套路,探索沉浸体验、教育警醒、思想启发的新方式,最大程度彰显廉洁文化价值导向、行为约束、生态净化等功能。要充分运用诗歌、散文、书法、绘画等载体形式,打造体现新时代新风貌的精品佳作,增强廉洁文化的亲和力、感染力。

创新廉洁文化传播路径。不想腐,侧重于教育和引导。廉洁文化的一个重要作用,就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,使崇尚廉洁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。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需要畅通传播渠道,创新传播方式,融入到党员干部群众工作生活的各方面,达到润物无声、潜移默化的效果。要纵深推进清廉单元建设,把廉洁文化贯穿各领域清廉建设,在企业文化、村规民约、医德医风、家风家教中融入廉洁文化,做到全域推进、全线共进,以清风正气夯实清廉建设的基底。要运用数字化技术成果,建立数字媒体矩阵,提升廉洁文化传播的覆盖面、交互性,让廉洁文化“飞”入寻常百姓家。要推动廉洁文化融入基层、走进群众,通过民间小调、地方戏曲等广受群众欢迎的方式,用群众听得懂的方言俚语,讲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洁故事,使以清为美、以廉为荣在基层蔚然成风。绍兴作为“戏曲之乡”,通过创设“清风廉戏乡村行”等活动载体,以群众演、演群众的形式,讲好群众身边廉洁故事,使廉洁文化更接地气、更浸润人心。

加强廉洁文化阵地建设。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,要注重常态长效。廉洁文化有形阵地是人民群众长期接受文化熏陶的重要场所,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培育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有形阵地,更好发挥廉洁文化的教化功能。要优化资源配置,把廉洁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整体规划,注重把分散的廉洁文化资源统起来、串起来,形成廉洁文化精品线路,寓教于乐,让干部群众充分感受廉洁文化的魅力。要坚持示范带动,充分利用党员教育培训基地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历史文化名人纪念馆等,丰富廉洁文化展陈,建设高辨识度的廉洁文化阵地。要全域同步推进,紧密结合乡镇(街道)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、清廉村居建设,依托党群服务中心、文化礼堂、村民广场等,因地制宜开辟廉洁文化阵地。